近日,90后越剧女演员陈丽君的走红让不少网友直呼“传统戏曲原来也这么有魅力”。

既热爱戏曲舞台,又能抓住年轻人眼球。如今,像陈丽君一样的90后、00后“戏曲传承人”不在少数,95后刘书含便是其中一位。

刘书含出生于沈阳,4岁学习跳舞,从小便有个“唱跳”梦。14岁时,她被母亲“骗”去戏校学京剧,母亲告诉她那里既能唱歌又能跳舞,年幼的她就这样走进京剧的大门,从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学戏12年,刘书含吃过不少苦头,压胯、翻跟头、吊腿,每一项都让她记忆深刻,但刘书含从没想过放弃。到研究生阶段学了多年京剧的刘书含“改行”学起了昆曲,《牡丹亭》里最经典的“游园”“惊梦”两折,她就学了两年。

2018年,还在上学的刘书含在抖音发布的一条视频爆火。视频中的她在学校练功房里,前一秒唱戏腔歌曲《弱水三千》,下一秒变幻成日语动漫歌曲《恋爱循环》。这则十几秒的短视频获得800多万点击,50多万点赞。

这次“无心插柳”的尝试让她找到了实现戏曲梦想的新舞台。2022年开始,刘书含每天都会在直播间里表演,还和昆曲、豫剧等主播连麦PK。除了唱,刘书含也在直播间分享戏曲服装、扮相、唱腔背后的学问,将手眼身法步一一拆分,让粉丝不停留在看热闹,还能看出门道。

对于直播间的打赏收入,刘书含会用于技巧的打磨与服化道的精进,她希望“能通过直播打破时空限制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戏曲,爱上戏曲,有一天买票走进剧场看戏曲演出。”

在刘书含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在直播间感受戏曲的独特魅力。在刘书含的38万多名粉丝中,30岁以下的观众占比65%。不久前,刘书含上初中的表妹还打来电话,表妹说从去年开始关注姐姐的直播、演出。现在小姑娘不仅喜欢上了京剧,还跟着视频学了好几个唱段。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有粉丝告诉刘书含,他看了直播后专门买了线下剧场的门票,觉得“传统文化真的太震撼了。”
前些年,因为戏曲观众的流失,刘书含身边不少同学、朋友转行,离开舞台,但刘书含发现随着短视频和直播的兴盛,越来越多人在网络上找到“新舞台”,“很高兴看到以前离开的人又慢慢把过去的夫‘捡回来’了,我们都想把热爱的戏曲继续唱下去。”

对于近些年传统戏曲在网络的翻红,央广网评论称,在数字化浪潮下,优秀传统文化更应顺势而为,抓住数字化手段,借助新媒体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这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谷曙光则表示,“哪里演得精彩观众就去哪儿,在这种激烈的竞争当中艺术就获得了生命力,获得了演进,所以竞争是推动戏曲发展不竭的动力。”
拥抱年轻人,融入互联网,愿传统戏曲能够开辟出一番新天地!
文字来源 ℓ 中国青年报
图片来源 ℓ 中国青年报
编 辑 ℓ 曹竞文
校 对 ℓ 薛丹颖
初 审 ℓ 陈 雅
复 审 ℓ 徐 越
终 审 ℓ 王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