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首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落下帷幕,作为全国青年运动会与全国学生运动会合并升级的赛事平台,首届学青会真正为年轻人搭建了高水平竞技舞台。
据统计,本届学青会共有6人23次超11项世界青年纪录,2人1队3次超3项亚洲纪录,1人1队8次超两项亚洲青年纪录。此外,在射击、举重、田径等项目上,还创造了一批全国纪录、全国青年纪录和全国少年纪录。
本届学青会的首枚金牌诞生在广西北海,在7月率先进行的冲浪项目中海口队19岁小将黄耀书夺得男子长板项目冠军;在决赛中他与亚军拉开近5分的分差以绝对优势夺冠。

(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摄)
从2017年7月接触冲浪不到半年,黄耀书便入选海南省冲浪队。作为在渔村长大的孩子,他对冲浪有着天然的热爱,但他表示,自己并非天赋型选手,都是长期苦练出来的,每天不断重复技术动作、适应不同浪况,训练总会露出辛苦和单调的底色,可一旦成功解锁新动作,成就感就是他继续前进的动力。

在学青会蹼泳赛场中,南宁队选手姚华莉超蹼泳女子100米器泳和50米潜泳两项世界青年纪录,17岁的她成为本届比赛最耀眼的新星之一。

从14岁开始练习蹼泳到今年9月进入中国蹼泳队,姚华莉在首次参加国际大赛就展露出强劲实力。10月举行的2023年蹼泳世界杯黄金总决赛上她获得2金3银并以36秒01的成绩打破了女子100米器泳世界青年纪录。

年仅15岁在杭州亚运会上横空出世的陈烨在学青会赛场再次成为滑板项目男子碗池冠军。

(11月4日,广州市选手陈烨在比赛中。他以76.96分获得冠军。新华社记者 胡星宇 摄)
在他的体育成长经历中,父亲陈玩钦至关重要,陈烨老家在广东中山为了让他更好地适应碗池项目,陈玩钦“一人包干”,耗时半年建成碗池。父亲陈玩钦耗时半年为儿子打造了一个碗池用以训练,在滑板的道路上父子俩越走越远,直到2019年陈烨入选广东队,先后在全国锦标赛、全运会上夺得奖牌,此后加入国家集训队,一步步走到了亚运会和学青会的最高领奖台。


而在广西马山县古零镇初级中学攀岩馆,14岁的李彦郯和培养了她的这所被悬崖峭壁环绕的农村中学在学青会上成功“出圈”。

这位壮族姑娘在攀岩女子随机速度比赛中越战越勇,从预赛到决赛,她把成绩从11秒90提高到了10秒91,稳稳拿下金牌。

马山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悬崖峭壁林立,据教练吴国永介绍,李彦郯从小学开始训练攀岩,平常训练很刻苦,经过5年训练,攀岩技能进步明显。


自7月1日曲棍球开赛至今日闭幕,这届赛会历时4个多月,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101个代表团、20360名运动员、近3000名裁判员、1.65万名志愿者、约6万名工作人员参与其中,让这场国内最大规模的青少年体育盛会真正成为了青春绽放的舞台,无论游泳、田径等传统体育大项还是攀岩、滑板等新兴体育项目,一批中国体坛的新星正在露出锋芒。

(11月9日,广西南宁,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体操比赛女子乙组团体决赛,深圳市队11岁选手张雅涵在自由体操比赛中。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曲俊燕/摄)

(11月8日,学青会击剑公开组进行多场花剑淘汰赛,最终,来自安徽省合肥市的郭一凡获得男子花剑个人冠军,来自广东省广州市的宋玥获得女子花剑个人冠军。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曲俊燕/摄)

(11月7日,广西南宁,学青会举重女子59公斤级比赛,出生于2006年的福建省厦门市选手杨柳月在挺举第二把中将杠铃稳稳举起。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曲俊燕/摄)
青春不散场,美好皆可期,加油!少年!
文字来源 ℓ 中国青年报
图片来源 ℓ 中国青年报
编 辑 ℓ 杨琳颖
校 对 ℓ 薛丹颖
初 审 ℓ 陈 雅
复 审 ℓ 徐 越
终 审 ℓ 王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