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加油站

回乡种地的90后靠绝活儿创业!他做了什么?

发布日期:2023-10-27    浏览次数:

近年来,不少乡村小镇出现了这样的年轻身影。他们从城市归来,一边过着听蝉鸣、享山风的“向往生活”,一边用着满腔热血为乡村振兴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书写着精彩而独特的人生。来自官方的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2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数量累计达到1220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选择走出繁华都市,选择“扎根泥土”。那么让我们一起跟随团团的视角看一看那些“为梦出发”的“返乡青年”。


乡间地头的年轻力量


261C1

(刘海浪在合作社萝卜田里劳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摄)


从开会时插不上话,到成立合作社带领乡亲们致富,赢得村民信任。1996年出生的刘海浪在家乡完成了人生蜕变,退伍回村4年多来,这个看上去内向、瘦弱的小伙子,改变家乡传统农业模式,带乡亲们种植的胡萝卜,亩产最高达到6000公斤,他也在青春中打上“橙色”烙印。2019年刘海浪退伍返乡后,发现村内种植模式过于传统,种子质量和销路时好时坏。他曾看到一整车一整车的胡萝卜滞销最终腐烂。此后,他开始从网络上查找高科技种植模式,农业自动化模式吸引了他的注意,一台电脑、一套机械就能完成播种、除草、施肥浇灌、采摘等操作,省时、省力、省人。


1131A


为了改变家乡“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状况,他于2019年9月牵头成立了萧县河头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后的第一个难题是和农民搞好关系,要想将土地从农民手中流转过来,必然要挨家挨户打交道、做工作。这对性格内向的刘海浪来说是个挑战,但他依旧克服困难通过挨家挨户的走访、调研、学习,最终成功打动村民共同合作。


1631D


秋收季的一天,30岁的章文杰一大早骑着电动三轮车来到离家2公里的双杰水稻种植家庭农场。他先要用植保无人机往地里撒复合肥,为种植油菜做准备,再驾驶履带谷物联合收割机收割水,收割机作业的同时,还能实现秸秆全量粉碎还田。由于常年在地里干活,章文杰皮肤黝黑、头发蓬松。他还有个绝活——可以手握遥控器同时操作,五台无人机起飞给稻田施肥、喷药。


1707F

(10月10日下午,章文杰在农场农田里收割水稻。受访者供图)


二层楼房并娶妻生子。2014年春节回家时,由于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再加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耕地出现了不少撂荒,看到农田里长满的不是粮食而是杂草,他心头一揪。经过考虑,2014年,章文杰下决心回到泾县黄村镇安吴村,将家乡良田种起来,妻子靳双梅也辞去工作,回家和丈夫一道注册成立了“泾县黄村镇双杰水稻种植家庭农场”。


66AA9

(10月10日下午,章文杰在稻田边。受访者供图)


章文杰刚回来时,水稻种得并不顺利。没有技术、缺少机械,全凭父亲教他的传统经验。但成本高、产量低,遇到病虫害发生往往收入低于支出。头三年,几乎是年年亏损。于是他意识到没有技术就没有好收益,没有机械就没有好收益。说干就干,他请教专家手把手指导,购买书籍上网自学,还学习和实践良种选购土地改良、病虫识别与防控水肥管理等粮食生长每个环节的知识。有时,为了观测水稻虫害,他常常起早摸黑蹲在田里,一蹲就是三个小时,一次观察就是连续一个月。全然顾不上蚊虫叮咬,凭借努力他在一年内基本掌握了水稻绿色生产的技术。


5D7CF

(章文杰试种的黑稻。受访者供图)


2019年以来,章文杰购买收割机、耕作机、无人机等农业机械15余台套为当地1000多亩水稻、油菜小麦提供全程托管服务,覆盖当地600多名农户。由于他的诚信经营和周到服务,当地主动找他进行农田托管的农户越来越多。返乡奋斗9年,章文杰不断向着创业的“稻田梦”迈近未来,他决心在“科技通、机械精”上继续发力。计划在泾县打造社会化服务联合体,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生产服务。“在进一步提升技术同时真正让农民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让农村成为更多人向往的地方”。

在山东德州鲁望农场的高标准农田里,无人机不仅能进行叶面肥喷施,还能测产。而操作这些无人机的正是一批90后,团队32人中有9名研究生,23名本科生。这些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将自己所学运用到田间地头,各自经营管理千亩农田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1868D


当然,除了活跃在田间地头的青年力量们,更有在医学,教育方面挥洒青春的榜样力量,让我们跟随团团的镜头一起来看看她们的故事。医学、教育她们来传播。

今年是27岁的吴俊当村医的第五年。作为一名定向委培村医,她的合约已经到期,如果不喜欢当村医,她可以就此结束这份工作,但是她选择继续干下去。这五年,吴俊和村民们产生了很深的情感连接。吴俊所在的村子是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采花乡前坪村,五峰县山大人稀,村子里的“留守老人”很多,这些老人年龄在不断增长,但是健康素养又比较低。因此,有一名负责任的村医当好他们的“健康守门人”十分必要。村医的工作可以简单地分为公共卫生、给村民看病、健康宣教三部分。她需要管理村里的187名高血压患者、75名糖尿病患者、8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对于这些慢性病患者,吴俊每个季度随访一次。此外,吴俊还要给村里300多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体检。


2D811

(吴俊 受访者供图)


吴俊出生于采花乡的另一个村。刚开始来到前坪村当村医时,村里人对她爱答不理的,甚至有些村民忌讳医生上门,怕别人知道自己生病了。吴俊只能坚持做下去,上门随访了两三次后,村民们便开始接受吴俊了。

来前坪村工作之前,吴俊在另一个更偏僻的村子工作。当时的她还没有成家,一个人住在村卫生室。冬天天冷的时候,村卫生室的火炉旁边常常围坐着一圈与她聊天的老年人。“那时候在山上这些老爷爷老婆婆对我来说是一种陪伴”。至于是否要当一辈子村医,吴俊还没想过这个问题,只是希望将来自己可以有进一步的提升,“这里以后如果需要我的话我会留在这里”。

2010年,志丹县被确定为全国第一个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同年5月,11岁的金巧巧和队友获得了“志丹县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的女足冠军。今天,志丹县已经有24所中小学和10所幼儿园被列为校园足球布点。学校经常参与训练的青少年累计6000余人,而巧巧也在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做起体育老师兼足球教练,带领着下一代力量继续在绿茵场上逐梦。


108ED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懂得的技术,来解决乡村现在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一个个心中有梦的年轻人一次次的选择,一架架充满科技的设备一声声的启动,无一印证着返乡青年的力量,向青年榜样们致敬!


文字来源 ℓ 共青团中央

图片来源 ℓ 共青团中央

编 辑 ℓ 涂    玥

校 对 ℓ 薛丹颖

初 审 ℓ 陈    雅

复 审 ℓ 徐    越

终 审 ℓ 王爱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