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3日12点41分,中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167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
中国火星探测器将在7个月后
到达火星附近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发布的消息,“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由着陆巡视器和环绕器组成,着陆巡视器包括进入舱和火星车。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
本次任务成功后,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首次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探测的国家,也将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火星车安全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
今年4月24日, 中国国家航天局宣布,将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科学目标,主要是实现对火星形貌与地质构造特征、火星表面土壤特征与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质组成、火星大气电离层及表面气候与环境特征、火星物理场与内部结构等研究。
若中国登陆火星将是一个巨大成功
俄罗斯科学院航天研究所核行星学科室主任伊戈尔·米特罗法诺夫表示,中国向火星发射着陆平台和火星车是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该任务最大难点是登陆火星。
米特罗法诺夫说:“我们应为中国感到高兴,他们是好样的。实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国直接决定发射火星轨道飞行器、着陆平台和火星车,环绕、着陆一步到位。这绝对是个雄伟的计划,中国完全有机会加入火星大国之列。”
专家还强调称:
“进入火星轨道,这是一个常规的任务。但火星表面着陆,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苏联在1971年经发射探测器在火星着陆,但未能在火星表面进行探测,但成功着陆。我们很感兴趣的是,中国同行利用哪一种技术实现火星着陆。
如果中国成功在火星着陆,那么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成功。这是一个最难的阶段,不是所有方面都取得了成功。如果中国成功,这将是最高的荣耀。”

特罗法诺夫还表示,非常关心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前灭菌消毒的问题。目前,中国方面没有透露是否进行消毒,消毒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地球细菌被带到火星。
他指出:“如果火星一旦适合细菌繁殖,那么很容易将地球细菌带过去,然后将无法鉴别地球细菌还是火星上的细菌。”
中国向火星发射探测器
不仅具有科学意义而且具有政治意义
俄罗斯太空政策研究所所长伊万∙莫伊谢耶夫对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称,中国向火星发射探测器与人类探索新世界的普遍愿望相关,但也具有政治含义——它证明了一国的技术地位。
专家指出:“如果以太空时代早期为例,当时航天发射会有更多的政治因素,现在的任务更多的是科学性的。同时,各国领导人清楚,科学及其成就提高了国家的政治声望。这些国家受到高度尊重。”
莫伊谢耶夫称,在诸如向其他天体发射探测器和漫游车等标志性任务中, 对研究太阳系的普遍科学兴趣显示了各国的技术和经济水平。
专家表示:“人们常说中国自己提不出一切东西,而是在某处买来了东西,但现在中国证明了它自己可以做一切。对于中国来说,在航天、科学领域成为亚洲地区的领导者至关重要。”

如此高频率向火星发射活动与合适的“发射窗口”有关:地球和火星每两年接近一次。
据俄航天国家集团发布消息称,第四个火星任务原本是俄欧联合航天器“ExoMars-2020”的发射,但由于与疫情有关的延误而推迟到2022年。
文字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图片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责编:吴啸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