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加油站

走进《民法典》

发布日期:2020-12-10    浏览次数:

走近《民法典》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它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也是我国现行250多部法律中唯一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整部法典共分为7编1260余条法律条款,分别为总则、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等七部分。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旧有的法律已然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无法更好的在新时代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深深植根于市场经济的《民法典》便应运而生了。它的出现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的法治,从而为人民群众的美好幸福生活提供根本保障。  《民法典》的颁行实施不仅标志着我国民事立法的体系化,同时也标志着我国民事立法在科学合理的体系下有序展开。其次《民法典》的颁行也可以有效地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实践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一环,法治便是它的核心内容。

其次,新版《民法典》的颁行也意味着我国法律体系的大胆创新。与其他大陆法系国家不同,我国《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并作出详细规定,做到了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其次还强调了要保障人民生活安宁,加强个人信息及隐私的保护并严厉打击侵权行为,彰显了深切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法典贯穿从权利到责任的全部内容,完善了原有的制度体系和价值体系,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的人身权和人格权。

 新版《民法典》的颁行可以更好地体现时代特色,促进制度创新。它首先为新时代人民美好幸福生活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同时它也回应了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新需要,正如王利民教授所言:“法律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怎么强化对个人隐私和信息的保护”。在现如今的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了透明人,信息及个人隐私泄露的情况也早已屡见不鲜。而《民法典》则给这些难题一个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案。


《民法典》回应了风险社会人民的需要。新版《民法典》中有一条新规格外引人注意,就是着重强调了高楼抛物致人受害以及类似事件的解决办法和处罚标准。由于以往民法中对此类事件没有明确规定,所以公安机关往往不会介入调查,均由受害者自行取证、调查,难度很大且成功率低,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就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而在新版《民法典》中明确规定公安机关有责任和义务参与调查,以保障受害者权益。同时还强调物业具有保障居民安全的义务,要在前期加强管理,以减少此类事件发生。  《民法典》同时也对资源环境恶化现状做出了有效回应。当前民生问题日益严峻,大气污染、垃圾围城等情况已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生活,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时代需求。《民法典》在旧有法律强调环境污染责任的基础上追加对生态破坏行为的规范和处罚,提高违法成本,加大处罚及赔偿力度,将有效减少生态破坏行为,从而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

 新版《民法典》有效地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新情况新问题,回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需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借鉴两大法系经验,从而更好地顺应人民群众对合法权益保护的新要求,真正形成更加完备更加切实的民事权利体系,使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图片来源:中国人大网,新华视点

文字:孙超

责编:段玉娟

审核:王锦谚

终审:刘婉瑶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