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4日,信息工程学院在文博楼A210教室开展了主题为“从雪域高原的普法人看全面依法治国”的宣讲活动,旨在提高大学生法治素养,培养大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本次活动依托思政教师闫柳君、学院分团委负责人杨洋、专职辅导员刘庆玲和两名青年学生组成的青年宣讲团,通过前期的集体备课、打磨和交流研讨,最终以理论宣讲+案例分析的方式给大家呈现出一堂别具风格、严谨生动的普法教育宣讲课堂。

闫柳君老师给同学们分享了雪域高原的普法人——罗江益的真实感人事迹。用法律守护甘孜群众的罗江益在海拔4520米的天空之城石渠从事法治工作40年。从穿行在高原的“马背法官”到人民调解员,他见证着基层法治工作者们坚持送法下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加强巡回审判,让“马背法庭”、“车载法庭”深入基层的基层法治推进过程。通过视频,同学们感受到了草原之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给老百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接着老师从“法制”与“法治”的区别、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如何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大学生如何提升法治素养四个方面阐述法律基本理念和常识。在知法、懂法的同时,告诫青年学生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大学生要增强法律意识,用法处理纠纷,依法维权护权。当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威胁时,既要有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又要掌握维护权利的途径和手段,如协商、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基本途径。
辅导员老师强调,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面对校园暴力、网贷欺诈、用工纠纷等现象,大学生除了提高防范意识外,还要善于留存法律证据,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理性维权。

同学们积极发言,大家认为当代大学生维权意识很高,但辨析能力不强,对基本的、科学有效的维权方式和途径知之甚少。所以,亟需学习法律常识,提高个人法治素养。
同学们纷纷表示,在日常生活中青年要自觉学习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自觉提升个人法治素养;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和形成对法治的内在需求和内心拥护,使法治成为自身的精神认同与行动遵循,这也是对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文字来源 ℓ 山西传媒学院团委
图片来源 ℓ 山西传媒学院团委
编 辑 ℓ 许博源
校 对 ℓ 薛丹颖
初 审 ℓ 陈 雅
复 审 ℓ 徐 越
终 审 ℓ 王爱华